我们是一家专业的POS机办理服务的服务商,公司拥有13年的行业从业经历,目前是拉卡拉、汇付天下、乐刷、银盛支付、国通星驿、通联支付、现代金控、开店宝等主流支付机构的全国签约一级服务商,通过我们办理POS机,渠道正规,我司目前的办机政策是:免费办理,无押金,无服务费,全国包邮!
美团点评:做深餐饮:建立服务壁垒+
阿里、腾讯在支付角力,百度在头条做信息流,携程在做旅游……随着巨头业务不断融合,互联网竞争呈现新趋势。 在最近的一个案例中,滴滴做起了外卖。
4月9日,试运营8天后,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打出了补贴牌。 作为出行巨头,滴滴入局美团点评的业务领域,引发了互联网圈的诸多讨论、猜测和质疑。
今天,没有人否认外卖是一门好生意,餐饮绝对是中国最大、最有价值的市场。 当然,这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也不是靠补贴、抢骑手、抢商家就能赚钱的市场。
这是一个沉重的市场。 外卖的门槛在于,它是整个餐饮市场链条的一个终端。 一件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你需要对外卖背后商家的引流、营销供给、后台管理、收银等服务够深入,才能谈盈利。
与出租车的高单价不同,餐饮市场的博弈是通过各种降本增效的手段“榨油榨水”。 这也是为什么美团点评多年来深入B端,做了很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商家ERP、SaaS收银系统,甚至智能POS机等硬件。
如果把外卖比作树上的苹果,线下所有重要的联系和联系就是树干、根系和土壤。 它们更有效地吸收养分和阳光,让消费者吃到美味的水果。 这个生态系统,结合美团点评的酒旅、票务、出行等生活服务业务,形成了一个超级平台。 对于新进入者来说,这是一堵墙,高大、坚固,很难看到缝隙。
滴滴能否在外卖领域取得成功,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决心、耐心和精力去筑起自己的墙。
做深度餐饮:建立服务壁垒
谈到互联网+,人们往往更关注线上。 但在隐形线中,那些沉重的消化和重塑才是关键。
在与Uber的较量中,滴滴获胜的原因远不止是资金,还在于它在烧钱的同时通过运维拥有司机能力的关键优势。 在餐饮领域,这个变量就是餐饮业。 与司机相比,他们生活的环境更加恶劣,诉求更加多元,面临的问题更加棘手复杂。
要想解决这些商家的难点,就需要有“申大餐饮”的格局。 停留在消费者层面的在线服务不足以支撑后续的服务体验。 遵守餐饮市场的“重”规律需要时间长,但可以获得服务壁垒。
2017年,当王兴形容互联网下半场“上天入地”时,美团点评已经提前开始了B端的布局。
4月10日,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张川在2018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提出“新餐饮”概念,通过全渠道会员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真正融合。
目前已有400万店长选择了美团点评提供的线下开店服务。 这些服务涵盖收银、智能支付、排队、预约等,商家可以了解用户在线下单的点餐信息,并提前在后厨做好准备,做到到店即食,下单、支付、开票等行为都可以在线进行。 .
结合美团点评平台和门店收银系统,利用用户在堂食、团购、点评、支付等场景的数据,帮助商家描绘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无感知的营销。
统计显示,目前只有15%的餐饮消费在线上,85%在线下。 而张川表示,未来餐饮行业在线下单率可以达到80%。 这意味着在线外卖业务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当商家为用户提供足够好的服务时,线下的新老客户自然可以延伸到送货上门场景,成为潜在的外卖用户。 他们也比被补贴吸引的一次性用户更忠诚。
在结账环节,美团点评的SaaS系统在收集用户线下行为的同时,也聚合了用户在平台多个区域的消费轨迹。 因此,商家可以了解到用户在页面停留的时长、菜品偏好、支付习惯等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创新,降低成本。
2016年,美团点评推出智能POS机,随后推出二维码、小白盒等收单产品,为商户提供更便捷的线下支付工具。 数据显示,2017年美团智能POS在餐饮市场排名第一,增速远超同行。 其用户涵盖全聚德、绿茶、金百丸、降泰吾尔等知名商户。
为优化商户管理,美团点评于2016年推出餐饮开放平台,与国内多家主流ERP厂商合作,提供流程管理、外卖接单系统等服务,帮助商户实现定价、研发等效率提升。 如今,已有619家餐饮ERP服务商与美团点评达成合作。
外卖行业的核心环节包括供应、交通和配送,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坚实的三角。 2017年王普中高级副总裁接受采访时说:你们卖什么商品,用户从哪里来美团pos机,怎么送到用户手中? 三角形的任何边或角都需要实施到位。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做别人不想做的重活,赚小钱却赚大钱,这就是美团擅长做重活。
这才是美团外卖能够打败百度外卖和饿了么的真正逻辑,也是阿里口碑开始聚焦商家服务的原因。 对于根基不扎实的滴滴来说,外卖业务并不是大出行矩阵下的简单加法,而是基数巨大的乘法。
如果他们认真的话,他们需要用时间、金钱和人力来重复美团多年的工作。
拓展生活服务:筑起超级墙
2010年以来,美团不断拓展业务领域。 从猫眼电影、美团酒旅、新零售、共享经济,再到后来的打车出行,每一项业务看似都跨界了,但都与“吃”和“住”生态相关。
作为一家平台公司,美团点评选择拓展业务的重要逻辑在于这些业务能否与原有业务形成战略协同价值。
例如,美团点评投资人许昕曾表示,30%的用户打车是为了吃饭,这与美团点评平台的用户有重合。
王兴的观点更直接:美团点评应该考虑参与任何与食物和生活相关的事情。
与出行市场相比,生活服务市场的场景更加复杂多样。 用户吃喝玩乐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惯性,往往在多个消费场景中不断跳跃。 比如,从商家那里购买了去吃饭的优惠券后,很可能会订一张电影票美团pos机,看完电影再打车回家。 这些在线服务的跳转,恰恰可以在美团点评生态中获得一站式的满足。
美团点评目前日活跃用户超过2.5亿,DAU和用户时长仍在增长,品牌效应和网络效应不断扩大。 看似什么都做的背后,其实是在消耗用户的时间,让他们养成使用习惯,然后占领那些未被满足的市场,让外人无从谈起生态中的各个环节。
这就是许昕所说的“超级平台”的价值所在。 这样的势能一旦形成,不仅是锋利的长矛,更是坚固的盾牌。 亚马逊围绕零售布局了云计算、物流、智能制造,近期又开始向票务市场发起进攻。 在过去的 20 年里,它的生态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 今天,很少有人能分享这些来自亚马逊的蛋糕。
阿里巴巴曾铭将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这两项能力视为成为巨人的“双轮驱动”。 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具备数据智能能力,但到了后期,因为缺乏淘宝和这些超级平台多元业务持续吸引用户的耐力,失去了继续成长的机会。
比如优步,它寄予厚望的物流业务,虽然数据很好,但它的盈利能力一定不会被业界看好,因为这些业务并不是它原有网络的自然延伸,需要的积累是远非服务司机那么简单。 .
这也是许昕对美团外卖未来盈利能力充满信心的原因。 据她测算,即使每单毛利只有1.5元,乘以每天5000万单,再乘以365天,也接近300亿元。
但前提是你在餐饮领域走得够深,这样不仅是消费者,商家也能产生依赖和粘性。 同时,你还需要有一个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客户的生态系统。
这是门槛结界,也是枪和剑。
如您需要办理POS机,可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hfpos996 ,或在本网站填写留言表单,我司会及时与您取得联系!我司目前的办机政策是:免费办理,无服务费,无押金,品牌任选,全国包邮!